成都
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成都
关注微信
微信关注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二维码

扫二维码访问,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m.maolife.cn

当前位置:生活猫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成都特困家庭怎么认定

成都特困家庭怎么认定

来源:网友整理 2019.08.08 阅读:919次

省委十一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讨论了相关的民生政策更是完善了多种扶持政策,把政策落实到实处,让人民感觉到国家的温暖,为了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成都市民政局以及财政局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试运行,帮助民众解决问题,下面喵小妹带大家学习特困家庭的相关政策。

一、成都申请特困户需要达到的条件

1.仅覆盖2023年住院医疗费用

目前,2023年二类支出型困难家庭的申请是针对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住院费用。往年的住院费用目前是不能申请的。如有2023年度的住院费用,建议保留住院的发票,2019年5月1日至5月31日可申请二类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

如其因疾病造成生活困难,可在户籍所在乡镇街道申请一类支出型救助(临时救助)。

2.仅针对成都户籍居民,与疾病种类无关

根据政策规定,二类支出型困难家庭仅限于成都市户籍人员,包括成都市所有区(市)县。不管病种,只要上一个自然年度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商业保险报销、民政救助、社会关爱帮扶后,个人负担的医疗总费用达到4万元以上,且财产状况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救助。

3.四类情况不予救助

有四类情况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不予救助:(1)到非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就医的费用;(2)因自身违法行为导致的医疗费用;(3)因自残等发生的医疗费用(精神障碍患者除外);(4)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应由他方承担的医疗费用。

政策共享

4.无社保、低保对象、长期照护保险均可享受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

无论个人或家庭是否购买社保,是否已经享受低保政策或长期照护保险等其他政策,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就可以申请救助。

如果困难确实比较严重,可先前往户籍所在乡镇街道申请最高2万元的一类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然后申请二类支出型困难家庭。

5.教育致困可申请一类救助,年救助额最高20000元

如因教育支出造成了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可随时向街道乡镇申请临时救助,街道乡镇会进行入户调查了解,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一类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是因危重疾病、人身意外伤残、火灾、教育支出过大等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急需救助的家庭。一年内,救助家庭因同一原因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原则上实行一次性救助,家庭年救助总额不超过20000元。其余教育救助可咨询教育部门。

二、什么是特困户

贫困是物质生活困难和生产手段匮乏的整体性状况,一般由生活水平来衡量。当某个人、家庭乃至群体的生活水平比所在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低时,即为处于贫困状态。量化的测定标准即是贫困线,具体的指标各国相异。中国以年人均最高收入为线,它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中国民政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将人年均收入200元定为中国的贫困线。由于物价的上涨,新的贫困线已被调整为300元。

1.家庭主要劳动力致残达到1-2级;

2.长期患病或因残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3.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

特困户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特困线以下的家庭。中国以年人均最高收入为线,它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中国民政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将人年均收入200元定为中国的贫困线。由于物价的上涨,新的贫困线已被调整为300元。

通过国家政府的不断努力,我国的政策不断的完善。相关政策不仅涉及到我们平时的看病买药,甚至我们的教育、住房都能够获得一定的保证,国家不断地发展强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让喵小妹觉得身在中国真的非常的自豪。

微信搜索: 微信搜索【成都生活猫】公众号,关注后对话框回复关键词【社保】, 即可获取相关办理信息,如有最新的政策信息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此更新。还有更多成都本地办事指南、每日成都热点资讯等你解锁!

责任声明:凡注明“来源:生活猫”的文章均由生活猫整理,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本网内容涉及版权、隐私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在线反馈给生活猫,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

反馈
内容过时 未解决问题 法条过时 排版错乱 内容有误 其他错误
0
查看更多